.

第二章细胞的生物电活动肌细胞的收缩功

一、细胞的生物电活动

1.静息电位:在静息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膜内为负,膜外为正)。

(1)形成机制:主要是K+外流所形成电—化学平衡电位。

(2)静息电位的变化

2.动作电位: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的一次迅速的可扩步的电位变化。动作电位是可兴奋细胞兴奋的标志。

(1)动作电位的组成及形成机制

(2)动作电位的特点

1)不衰减性传导;2)“全或无”现象;3)脉冲式传导

(3)动作电位的引起

膜去极化到达爆发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为阈电位。

静息电位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是产生动作电位的必要条件。

(4)动作电位的传导

?  无髓神经--逐点推进

?  有髓神经--跳跃传导(郎飞氏节)

?  局部电流的形成:

3.局部电位:阈下刺激引起膜上Na+通道少量开放,在受刺激膜的局部出现较小的去极化。

局部电位的特点:

1)衰减式传导;2)无“全或无”现象;3)总和现象

二、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1.骨胳肌的收缩原理

(1)骨骼肌的细微结构

(2)骨骼肌的收缩原理:肌丝滑行

2.骨骼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

(1)兴奋-收缩耦联:以肌细胞的动作电位与机械性收缩过程通过某种中介性过程称为兴奋-收缩偶联

(2)骨骼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的因子为Ca2+

(3)骨骼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部位为三联管。

3.骨骼肌的收缩形式及影响因素

(1)影响骨骼肌收缩的主要因素:1)前负荷;2)后负荷;3)肌肉的收缩能力

(2)骨骼肌的收缩形式:

1)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

2)单收缩与强直收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mzwc.com/xjcs/8486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