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年会、聚餐扎堆,酒局于是也多了起来。最近几天,一则关于吃药后喝酒会要命的消息迅速在朋友圈内传开,得到了7万多次的转发。不过医生说,这事还真不能当玩笑对待。
专家提醒您:
再次告诫广大朋友们,马上过春节了,服用抗生素期间,特别是头孢类,甲硝唑类,替硝唑,沙星类,尤其是左氧氟,呋喃唑酮,不能喝酒!绝对不能喝酒!否则会出现双硫仑样反应,心跳抑制,发生猝死风险!后果不堪设想!大家转发一下,让更多的人知道!祝大家过一个平安、祥和、快乐的年!
看上去像朋友圈文风,
但这回是真的!
是真的!
是真的!
其实去年春节前,这个消息也流传过一次,药剂科主任也表示,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这些药和酒同服很危险!
感冒药+酒=
肝衰竭
绝大多数感冒药中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又名扑热息痛),用于治疗感冒发烧及缓解疼痛。而对乙酰氨基酚在体内生物转化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有毒的代谢物质,需要与体内的还原性谷胱甘肽等保护因子结合才能降低毒性。
过量饮酒会消耗体内大量的谷胱甘肽,致使对乙酰氨基酚生成的代谢物无法与谷胱甘肽结合,增加肝脏衰竭的风险。
头孢类+酒=
毒药
头孢类抗生素加酒就等于毒药,因为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进入体内先转化成乙醛,继而在酶作用下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而头孢类抗生素会抑制乙醛继续转化排出,乙醛积蓄过多可导致患者出现面部及全身皮肤潮红、恶心、呕吐、头痛、头晕、胸闷、视觉模糊、腹痛、腹泻、出汗等症状,甚至出现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急性心衰、心肌梗死、休克等严重症状。
用药者饮酒后5~10分钟即可发病,反应持续30分钟至几个小时,严重者甚至会致命。
降糖药+酒=
低血糖休克
在使用降血糖药期间,不能同时饮酒,因为酒精具有增强这些药效的作用,两者相遇,可引起头昏、心慌、出冷汗、手发抖等低血糖反应,严重者可发生低血糖性休克,危及生命。
降压药+酒=
低血压休克
服用降血压药期间如果喝酒,可能引起血管扩张,从而出现低血压性休克,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因为酒精具有扩张血管、抑制交感神经和心肌收缩力的作用,可增强降压药的效果,引起头痛,甚至休克。部分降压药如复方降压片、复方双肼屈嗪与酒精合用也可能会使血压急剧升高。
肠胃炎药+酒=
更易醉酒痢特灵(呋喃唑酮片)主要用于一部分肠胃不好的人,比如细菌性痢疾、肠炎等。服药后,胃肠不适可以很快缓解,但如果此时喝上点酒,就会感觉醉得比平时要快,口渴、头晕眼花、面部和全身皮肤潮红、心慌气急,表现出醉醺醺的样子。
痢特灵不仅有抗菌作用,还是一种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服用后在肠道内会生成羟乙胺的代谢产物,使机体对酒精的敏感性增强,因此即便只饮少量的酒,也容易导致醉酒。因此,服用痢特灵药片时禁止喝酒,如已停药也应在停药半个月后才能饮酒,否则仍可出现醉酒症状。因为,被痢特灵抑制的体内单胺氧化酶活性要在停药两周后,才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
抗心绞痛药+酒=
头痛、休克
硝酸异山梨酯、硝酸甘油及硝苯地平等抗心绞痛药物,如果在服药期间饮酒,可引起血管过度扩张,导致剧烈头痛、血压骤降甚至休克。
解热镇痛药+酒=
消化道出血
解热镇痛药有阿司匹林、布洛芬、双氯芬酸等,如果服用该类药物时大量饮酒,可使胃肠道黏膜受到药物和乙醇的双重刺激,甚至引起消化道溃疡或出血。
抗过敏药+酒=
嗜睡昏迷
苯海拉明(如强太敏)、氯苯那敏(如扑尔敏)、赛更啶等与酒同服,可引起嗜睡、精神恍惚、昏迷。因此,服用第二代抗组胺药物期间应忌酒,否则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温馨提醒:
在服药期间以及停药后的两周内都不要饮酒,还要注意避开一些含有酒精成分的食品或药物,如酒心巧克力、藿香正气水、含酒精饮料等。
精彩阅读
·这种恶性肿瘤男性明显多于女性!更有一种癌,父亲得了儿子几乎都会得!·专家告诉你癌症从何而来,预防癌症做到这4件事就可以了·同房后倒立更容易怀孕这些助孕体位真的靠谱吗?·又到年底拼酒季学会这十招,喝酒危害可以降到最低!
:健康时报: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