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震颤僵硬面具脸到笑容满面翩翩起舞,

提起大文豪巴金、数学家陈景润、美国前拳王阿里,人们并不陌生,他们都患上了同一种疾病——帕金森症,这种疾病又名震颤麻痹,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退行性运动障碍病,主要表现为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姿势步态不稳及其他非运动症状,是目前仅次于脑卒中和痴呆、严重威胁老年人群健康的第三大杀手。

77岁的退休教师任老师饱受帕金森症折磨多年,走路没有力量,走不到米就需要老伴搀扶,完全无法做家务,穿衣服犹如慢动作回放般缓慢,另外还出现“面具脸”症状:“我孙子总是对我说,‘奶奶我哪儿得罪你了吗,为什么总是板着脸不笑’,其实我一点也意识不到,我以为自己在笑,脸上却没有表情”。

术前穿衣

术前洗手绢

据徐医附院神经内二科主任崔桂云教授介绍,任老师患帕金森多年,是她的老病号了,之前的症状有表情刻板、行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近日,徐医附院帕金森诊疗中心正式成立,经过崔桂云教授、肖其华教授等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专家联合会诊,决定为任老师施行DBS脑深部电极植入术,俗称“脑起搏器手术”。

9月1日,前来徐医附院神经内科复诊的任老师向崔主任展示了她的恢复成果——灵活地走路、转腰、抬腿、蹲起,最后,任老师还和老伴程大爷跳起了交谊舞,二人幸福的笑容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任老师和老伴起舞

字越小越小俗称“小写症”,也是帕金森病的症状之一,术后症状改善的任老师,现场写下了她想说的话。

程大爷告诉记者,手术后的任老师变化太大了,行动灵活后,她常常一个人到市区办事,经常做家务,“特别亲近的人,像是她侄女都说这实在是天壤之别”。

经过多年的治疗,77岁的任老师不仅生活恢复了正常,也和她的主治医生崔桂云主任之间积累了深厚的感情,闲聊时,任老师就这样自然地紧紧握住崔主任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强强联合,手术治疗帕金森不用再去北上广

从生活不能自理到如今恢复正常生活,脑深部电极植入手术(脑起搏器手术)成了任老师人生的转折点。那么,任老师为什么必须接受脑起搏器手术呢?这种手术有何适用症呢?

脑深部电刺激,又称“脑起搏器”,是建立在功能神经科立体定向技术基础上,将刺激电极置入患者脑组织深部靶核团,通过脉冲发生器发放特定频率电脉冲,对靶点进行慢性刺激以改善症状,从而发挥唤醒大脑的作用。

“脑起搏器手术”属新兴神经调控技术。自年起,国医院开展了脑起搏器手术,主要集中在上海和北京,因为手术的特殊性,医院复诊,患者身心疲惫之余,也大大增加了经济负担。如今,徐医附院成立了淮海经济区首家帕金森诊疗中心,是帕金森症的专业诊疗机构,可以为患者实施药物、手术、康复等系统性治疗和指导。

徐医附院神经外科肖其华博士说:“现在我们这种模式在国内是很少的,内科、外科真正地融合在一起,术前的评估、术后的程控主要是内科来进行,而手术则是外科来进行,我们是有机地无缝对接。”

肖主任说,到了帕金森的中晚期,药物用量越来越大,副作用越来越多,而且管的时间也越来越短,一开始可以管七八个小时,然后过个一两年管五六个小时,最后只管一两个小时,手术前的任老师吃药一两个小时之后药物就明显没效了,医学上的开关现象非常明显,另外,有些病人吃药量很大的话有易动症,于是,手术治疗帕金森就成了最理想的选择。

据神经内二科主任崔桂云教授介绍,帕金森病人手术的适用症,一般是帕金森分级2.5级到4级比较适合,要排除一种情况,如果病人出现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和精神症状,这种不适合手术,其他都适合。

在此我们也提醒帕金森患者,如果病情较重、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妨尽早选择"脑起搏器"植入手术。

徐医附院帕金森诊疗中心

拥有专业人才队伍,神经内二科主任崔桂云教授于年赴美国哈佛医学院麻省总院进修,进行功能神经恢复方面的研究,带领团队可对帕金森患者进行准确的术前评估和术后电生理监测。

癫痫中心主任肖其华博士在美国加州大学洛山矶分校进修多年,专门从事功能神经、立体定向方面研究,带领的团队可熟练地开展“脑起搏器”植入手术。

◆◆◆◆◆

崔主任专家门诊时间:周二全天,周五全天

挂号交费不排队报告结果手机查

(详情







































北京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mzwc.com/xjcs/845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