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之国老甘草

此平台由广东绿恒制药有限公司推出。

普及中药知识,是绿恒人一份社会责任!

甘草,可能是中药中应用最多的一味药,正因为它有调和众药的功效,几乎绝大部分中药处方中都有它的身影,在众多的处方里起着诸多方面微妙的作用,因而甘草被尊为中药的“国老”。

关于甘草的历来有许多神奇的传说。据说,古时有一位老医生,医术精湛。一次,他赴外地为人看病,临行时给徒弟留了几包事先开好的药,准备应付家里来的病人。谁知他多日不回,留下的药用完了。徒弟只好把院子里嚼起来甜丝丝的干柴切碎包起来应付病人,哪知那些患了脾胃虚弱、咳嗽痰多、咽痛、痈疽肿痛的病人,患有小儿胎毒的孩童吃了这些干柴病都好了。这种“干柴”,就是甘草。

甘草是一种多年生豆科植物,药用部分是其根和茎。甘草喜阳光充沛,日照长,气温低的干燥气候。所以我国甘草主要产地为内蒙古、山西、甘肃等北方干旱地区。

甘草性平,味甘,归经心、肺、脾、胃。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作用。常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其他药物毒性、烈性。

甘草用于内服,一般为煎汤,用量3~9g(大剂量30~60g)。外用则取适量煎水洗渍或研末敷患处。

虽然甘草能调和众药,但亦有禁忌,不宜与京大戟、芫花、甘遂、海藻等药同用。因甘草有类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呈明显的抗利尿作用,大量或长期服用甘草,会引起水肿、高血压、低血钾等证。

甘草的药用价值:

应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甘草,发现其成分含有甘草甜素,甘草酸,甘草次酸,甘草甙元,还原糖,淀粉,胶质及矿物质等。其中比较重要的是甘草酸和甘草素。甘草酸,即甘草甜素,和甘草次酸均为三萜皂甙类化合物。甘草之所以有甜味,主要是甘草甜素所致。甘草素为一系列黄酮类化合物,亦称甘草黄酮。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甘草具有以下药理作用:

1、甘草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有抑制溃疡作用,抗炎、抗变态反应及解毒作用,能促进高血压病人脂质代谢。

2、甘草浸膏、甘草黄酮及甘草次酸均有明显的镇咳作用;祛痰作用也较显著,其作用强度为:甘草酸甘草黄酮甘草浸膏。

3、甘草还有抗炎,抗过敏的作用,能保护发炎的咽喉和气管粘膜。甘草浸膏和甘草酸对某些毒物有类似葡萄糖醛酸的解毒作用。

4、甘草中的甘草素可缓解更年期症状,它有类雌激素作用,有助于平衡女性体内的激素含量。

5、甘草次酸能阻断致癌物诱发肿瘤生长的作用。

6、最新研究还发现甘草酸有诱生干扰素的作用,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因而有抗艾滋病的功效。

所以,甘草提取物也广泛应用于现代临床医学,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阿狄森氏病,席汉氏综合征,肺结核,支气管哮喘,传染性肝炎,急性血吸虫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腓肠肌痉挛,先天性肌强直,血栓性脉管炎,子宫糜烂,眼科炎症,皮肤皲裂,艾滋病等多种疾病,也堪称现代医药的“国老”。

附:炙甘草

炙,是中药炮制的一种方法。用炙法炮制后的甘草称炙甘草。

所谓“炙”,就是将药材和液态辅料(蜜、酒、醋、盐水等)拌炒,使辅料逐步渗入药材的方法。炙甘草用的是蜜炙。

生甘草长于“清火”,以清热解毒,润肺止咳力胜。用于痰热咳嗽,咽喉肿痛等。而炙甘草长于“温中”,以甘温益气,缓急止痛力强。用于脾虚胃弱,心悸脉结代等。即生甘草凉而泻火,炙甘草温而补中。在处方中各自的作用是不同的。

下期预告









































最出名的白癜风医院
中科医院专家微信



转载请注明:http://www.dmzwc.com/xjcs/845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