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是指在应用针具治疗疾病时,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在针刺留针过程中进行带针主动、被动和负荷运动。
理论:结合了经络学、刺灸学、经筋学、解剖学和运动学等一种综合性针刺疗法
适用范围:主要用于治疗软组织损伤导致的各种痛证和某些内脏疾病。“动”指的是“运动”,包括主动、被动和负荷运动等;“筋”指的是“经筋”或“筋膜”,这里泛指身体的骨骼肌系统。
特点:针刺部位不局限于患处,包括邻近部位或远端,且不妨碍运动。
“动筋针法”的“筋”泛指肌肉和筋膜,特指骨骼肌及其相关的结缔组织
所谓“动筋”即是活动肌肉、筋膜、关节和韧带等运动系统组织。中国古代所用的名词与现代解剖学所用的术语不同,但本质是相通的。与此类似的还有“横络”“筋结”等,都是指病灶点,即压痛点或激痛点等。
动筋针法的特点是:针刺后,留针期间患者带针运动,针刺部位多为病灶的局部(靶点),使用普通针具和特殊针法进行皮下浅刺为主。
核心概括:靶点、针刺、运动。
靶点是指医生所选取的治疗点
包括阿是穴、痛点、压痛点、激痛点、不同形式的结筋病灶反应点
1.痛点
即疼痛的部位,或者是疼痛部位上最突出的局部或一点。
疼痛是病变所在部位的反应,是组织器官受到病理刺激而产生的电信号。
痛点,中医又称为阿是穴、天应穴不定穴和敏感点等。凡无固定的位置和名称的疼痛局部或压痛点,即患者疼痛的部位.根据“以痛为输”的原则,均可作为治疗点。痛点的基本类刑有2种:显性痛点和隐性痛点。
显性痛点指患者能自我知觉,通过言行表现出来的痛点。比如病变软组织,因炎症、内分泌紊乱或过度劳累等内部因素,以及轻度外伤或气候改变、寒冷、潮湿等外界刺激的影响,可使隐性痛点出现疼痛感,而成为显性痛点。
隐性痛点指患者很少能自我知觉,很少会通过言行表现出来的痛点。患者无疼痛主诉,有的早期无菌性炎症病变,体检触压时有疼痛感,是敏感性压痛点。隐性痛点可通过休息等因素消失,也可通过某种刺激而激发,从而变成显性痛点。
2.压痛点
2.压痛点指医生触碰或按压患者某一部位时,患者出现疼痛感觉的部位。压痛点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规律性:特定部位的压痛点在人体某个疼痛部位出现,不是孤立的一个压痛点,而是具有规律的一群压痛点。
(2)点线面体性:一群压痛点由点成“线”,由线成“面”,由面成“体”,在人体某个疼痛部位构成一个立体致痛区域。
(3)解剖特点:压痛点多在软组织(特别是骨骼肌、肌腱)骨骼附着处,即肌肉的起止点。
(4)病理特点:压痛点存在无菌性炎症病变,即中医经络不通和气血瘀阻的病理变化。
压痛点分广义、狭义
广义压痛点,泛指一切因按压或触诊而导致疼痛的点。包括中医学的经穴,奇穴,阿是穴和结筋病灶点,以及西医学的压痛点.激痛点、动痛点和阳性反应点。
狭义压痛点(即一般针灸书籍所说的阿是穴),多为肌肉的起止点。这类痛点多用于浅表的局部疾患,尤其是痛痹与外科病证初起之时,即以痛处或患部为穴,直接进行针刺等治疗,效果往往比固定的经穴显著。
3.起止点(宣蛰人的软组织压痛点理论)
从解剖学的角度而言,人体的骨骼肌是由肌腹和肌腱组成,而附着于骨膜的部分是骨骼肌的肌腱,即软组织压痛点所在的部位,并非骨骼肌的肌腹部分。
骨骼肌中的筋膜,是包敷于骨骼肌(肌腹和肌腱)外面的软组织,犹如整个骨骼肌的外衣。筋膜的松紧是由肌腱的松紧决定的。
因此肌腱(肌肉的起止点)是应力的集中点,容易损伤,一旦损伤,引发无菌性炎症,即化学性刺激,肌肉就会疼痛,软组织疼痛的发病机制是“痛则不松,不松则痛”,发病过程是“因痛增痉(挛),因控(挛)增痛”,治疗原则是“去痛致松,以松治痛”。
软组织起止点压痛有如下鲜明的特点:
(1)解剖特点:在骨骼肌肌腱的附着处(起止点是应力集中点,最容易损伤)。
(2)病理特点:存在无菌性炎症。
(3)疼痛性质特点:原发痛。
(4)治疗方法特点:先针对原发性压痛点治疗,如果引起继发性无菌性炎症,再针对继发性压痛点治疗。同时结合肌腹(筋膜)进行治疗,才能达到真正的治痛目的。
4.激痛点(理论创始人美国医生JanetTravell)
激痛点(triggerpoint,TrP)引起的疼痛,或者使用“肌筋膜TrP”表示由TrP引起的肌筋膜痛综合征,激痛点的相关理论,是西方干针疗法的理论基础。
四个基本特征:
肌肉上存在压痛结节或束;
束/结节上高度定位的压痛点;
按压压痛点产生远隔部位疼痛;
按摩或针刺压痛点可缓解疼痛
治疗方法:早期是冷冻喷疗、牵拉,后期又加入激痛点压力放松术、深敲击式按摩、物理治疗、经皮电神经刺激、激痛点注射,及干针疗法。
TrP的诊断标准:
最低标准:一条紧张带上的压痛点和病人对疼痛的识别。
(仅有紧张带不足以诊断TrP,必须要加上触痛结节)
辅助标准:
1.在其他肌肉上感到牵涉痛(必须是以患者识别出所熟悉的疼痛为基础。如果病人出现不熟悉的疼痛,检查者可能按压了一个潜在的TrP,或者不是TrP)
2.局部纤颤反应(TrP部位的针刺或局部纤颤反应时可能伴有针灸得气感。)
3.疼痛所致的伸直受限
4.肌肉无力
例子:一腓总神经损伤的患者,腓骨长肌局部高度的紧张带,明显的触痛点
除病痛局部的TrP检查外,远隔部位肌肉的TrP和牵涉痛也需要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