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的李女士于今年初成为新手妈妈,为了照顾好宝宝,产后的她所有事都坚持亲力亲为,即使手腕疼痛难忍,李女士依然不舍得放下怀里的宝宝。不料,她的手腕却疼痛的愈发剧烈,难以忍受。在朋友的推荐下,李女士来到第医院疼痛门诊接受治疗。
据疼痛门诊邓莎医生介绍,李女士的症状很明显,是一例典型的“妈妈手”病人。“妈妈手”,医学上称之为: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多见于哺乳期女性以及长期腕部活动的手工劳动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桡骨茎突部隆起、疼痛,当手腕和拇指活动时疼痛会随之加重,握拳尺偏试验(Finkelstein征)阳性。而导致“妈妈手”的主要病因是,由于短伸肌和拇长肌腱在桡骨茎突部腱鞘内长期摩擦,造成该处肌腱与腱鞘产生无菌性炎症,使肌腱滑动受阻。
一旦形成炎症组织,患者会感到腕部疼痛难忍,部分患者会存在腱鞘积液局部肿胀情况,病程较长的患者甚至出现顽固的腕部活动受限的情况,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以往的治疗方法中,多数治疗采用局部封闭或针刀治疗的方式。治疗时,定位方法上主要依靠医生的临床经验,这就使之在判断上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因素,也就在治疗上存在局限性。
第医院疼痛门诊为了突破此前的治疗瓶颈,引进采用肌骨超声下引导技术,不仅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腱鞘的病变情况,还能在超声引导下精准、安全的对患者病变的腱鞘部位进行操作和治疗,大大的提高了患者的康复进程,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治疗优势,并最大限度的避免了传统治疗带来的副作用。自开展以来,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茜茜妈妈反馈说,第一次接受治疗后,效果立竿见影,疼痛得到了很大缓解,但她的孩子还小,免不了要常常抱着。医务人员为她追加两次治疗,以巩固疗效。茜茜妈妈准时复诊,目前她的症状几乎完全消失,只要注意休息,就不会再有“妈妈手”的困扰。
肌骨超声技术目前在国内发展迅猛,第医院麻醉科紧跟医学发展脚步,积极学习新技术、新业务,充分应用肌骨超声作为医生的第三只眼,为广大饱受疼痛折磨的患者提供精准、高效、安全的治疗,为广大疼痛患者送去福音。
将拇指用另外四指握住后,腕部向手指方向弯曲,如果引起剧烈疼痛,即可判断为“妈妈手”
采用肌骨超声治疗“妈妈手”效果好恢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