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生理学考研真题详解年79

选择题详解

7、安静时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是()

A.肝脏B.脾脏C.肾脏D.肺脏详解:答案选择A安静时机体的产热主要来自内脏器官(尤其是肝脏),劳动或运动时的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

8、损毁哺乳动物的视上核和室旁核后,其尿液会发生的变化是()

A.尿量减少,尿稀释B.尿量增加,尿浓缩C.尿量增加,尿稀释D.尿量减少,尿浓缩详解:答案选择C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的神经元合成,经下丘脑-垂体束运送到神经垂体贮存、释放。其作用是增加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重吸收,但在损毁哺乳动物的视上核和室旁核后,抗利尿激素合成释放减少,导致尿液稀释、尿量增加。

9、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可使肾小球滤过率()

A.增大B.减小C.不变D.先减小后增大详解:答案选择A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有效滤过压增大,肾小球滤过率也随之增大。

每日一题

简述分娩及分娩的机制

(3)分娩

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发育成熟,母体通过生殖道将胎儿、胎水和胎衣排出的过程。

1.分娩的过程

分娩主要靠子宫强烈的节律性阵缩和腹、隔肌强烈的努责将胎儿和胎衣排出。有以下三个阶段:①开口期②产出期③胎衣排出期

2.分娩的机制

分娩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是由多种因素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激素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当胎儿发育完全时,下丘脑释放CRH引起垂体分泌ACTH,胎儿肾上腺皮质随之分泌大量皮质激素,继而引起胎盘前列腺素、雌激素的大量分泌,孕酮减少,松弛素释放,子宫、卵巢、胎盘发生一系列变化,最终使胎儿排出。

知识点整理

3.6血小板生理

1.血小板的形态、数量及生理功能:

①循环血液中的血小板是无色透明、无细胞核、双凸圆盘形或杆形小体

②由骨髓巨核细胞的胞浆断裂而成,在血液中仅存留5-11天

③能消耗氧,产生乳酸和二氧化碳,具有活细胞的特征

2.血小板的生理特性:

①粘附

②聚集

③释放反应:血小板受刺激后,可将颗粒中的ADP、5-HT、儿茶酚胺、Ca2+、血小板因子3(PF3)等活性物质向外释放的过程。

④收缩

⑤吸附

3.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参与生理性止血和血液凝固过程,保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①参与生理性止血

小血管损伤后血液将从血管流出,正常动物仅在数分钟后出血将自行停止。

过程:小血管受伤后立即收缩;血栓形成,实现初步止血;纤维蛋白凝血块形成

②参与凝血

血小板中含有多种与血凝有关的因子(PF3、PF2、PF4),对凝血过程具有极强的促进作用

③保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血小板抗原融入血管内皮细胞,对内皮细胞修复有重要作用。

④血小板的凝血过程

损伤:当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暴露出胶原纤维

粘附:血小板粘着在胶原纤维上→吸附凝血因子→促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松软血栓

聚集:彼此粘连聚集成聚合体

释放:释放血小板因子→促纤维蛋白形成→网络红细胞→扩大血栓

收缩:在Ca2+作用下其内含收缩蛋白→血凝块回缩→坚实血栓

—畜牧兽医考研辅导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mzwc.com/xjzz/852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