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1.视神经的检查包括哪些?
1.视神经的检查包括视力、视野和眼底检查。视力代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处的视敏度,分为远视力和近视力。视野是双眼向前方固视不动时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分为周边视野和中心视野。眼底检查包括视神经盘的形状大小、色泽、边缘以及视网膜和血管情况。
1.01的次方=37.8
1.02的次方=.4
2.三又神经运动支支配的肌肉。
2.三叉神经运动支支配咀嚼肌,即咬肌、颞肌、翼内肌和翼外肌。
3.三叉神经运动支损害的表现。
3.三叉神经运动支损害表现咀嚼肌无力和肌萎缩,张口时下颌向患侧偏斜。
4.传导性耳聋与感音性耳聋的鉴别试验。如何鉴别?
4.应用Rine和Weber试验鉴别。正常情况下,气导能听到的时间长于骨导能听到的时间,即气导骨导,称为Rme试验阳性。传导性耳聋时,骨导气导,称为Rine试验阴性;感音性耳聋时,虽气导骨导,但两者时间均缩短。Weber试验是将振动的音叉置于患者额顶正中比较双侧骨导。正常时两耳感受到的声音相同,传导性耳聋时患侧较响,称为Weber试验阳性;感音性耳聋时健侧较响,称为Weber试验阴性。
5.什么是肌张力?
5.是肌肉松弛状态的肌肉紧张度和被动运动时遇到的阻力。
6.肌张力减低见于哪些病变?
6.见于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如多发性神经病、脊髓前角灰质炎)小脑病变、某些肌源性病变以及脑和脊髓急性病变的休克期等。
7.哪些类型的瘫痪可见浅反射减弱或消失?
7.见于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小脑病变、肌源性病变。
8.何谓浅反射,包括哪些?
8.浅反射是刺激皮肤、黏膜、角膜等引起肌肉快速收缩反应。包括角膜反射、咽反射、软腭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跖反射和肛门反射。
9.何谓Babinski征?有何临床意义?
9.是经典的病理反射,提示锥体束受损。取下肢伸直位,轻划足底外侧向前至小趾根部足掌时转向内侧,阳性为趾背屈伴其他足趾扇形分开。
10.常见的病理反射有哪些?
10.Babinski征最重要,其余为Chaddock征、Oppenheim和Gordon征、Gonda征、Shaeffer征、Puse征。
11.头眼反射(玩偶眼试验)及临床意义?
11.轻扶患者头部向左右、上下转动时眼球向头部运动相反方向移动,然后逐渐回到中线位。大脑半球弥漫性病变和间脑病变导致昏迷时出现此反射,脑干病变时此反射消失。
12.昏迷患者常用脑干反射及其临床意义?
12.包括睫脊反射、角膜反射、头眼反射、眼前庭反射等,可用以来判断是否存在脑干功能损害。
13.复合感觉(皮质感觉)检查包括哪些?
13.定位觉、两点辨别觉、图形觉和实体觉。
14.深反射包括哪些?
14.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膝反射、踝反射、阵挛等。
15.深反射减弱或消失见于哪些部位病变?
15.周围神经、脊髓前根、后根、后根节、脊髓前、后角、脊髓后索的病变。
16.去脑强直的临床特点。
16.表现为四肢伸直、肌张力增高或角弓反张,提示中脑功能受损。
17.去皮质强直的临床特点。
17.表现为上肢屈曲、下肢伸直,与丘脑或大脑半球病变有关。
18.不同水平脑干损害出现何种呼吸节律异常?
18.虽间脑-潮式呼吸,中脑被盖部-神经源性过度呼吸,中脑下部和脑桥上部一长吸气呼吸,脑桥下部-丛集式呼吸,延髓上部一共济失调性呼吸。
19.肌张力增高有几种常见类型?病变部位如何?
19.肌张力增高有两种常见类型:折刀样肌张力增高和铅管样或齿轮样肌张力增高。折刀样肌张力增高表现为痉挛性肌张力增高,上肢屈肌和下肢伸肌张力增高明显,被动运动开始时阻力大,终了时变小,见于锥体系病变。铅管样肌张力增高表现为强直性肌张力增高,伸肌与屈肌张力均增高,向各方向被动运动时阻力均匀,伴震颤时称为齿轮样肌张力增高,见于锥体外系病变。
20.共济运动的检查包括哪些试验?
20.指鼻试验、反击征、跟-膝-胫试验、轮替试验、起坐试验、闭目难立征试验等。
21.脑膜刺激征包括哪些?其临床意义?
21.脑膜刺激征包括颈强直、Kernig征和Brudzinski征等,颈上节段的脊神经根受刺激引起颈强直,腰骶节段脊神经根受刺激,则岀现Kerg征和Brudzinski征。见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炎、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等。
22.一侧动眼神经损伤的症状、体征是什么?
22.一侧动眼神经损伤可出现眼睑下垂、复视。查体可见损伤侧眼球上视、下视、内收受限,瞳孔扩大,直接对光反射消失。
23.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的区别。
23.周围性面瘫病变位置在面神经核及面神经,导致眼裂上、下的面部表情肌均瘫痪,表现为患侧鼻唇沟变浅、瞬目减少、皱纹减少、眼睑闭合不全。中枢性面瘫病变位置在一侧中央前回下部或皮质脑干束,只造成眼裂以下的面肌瘫痪。
24.真性延髓麻痹和假性延髓麻痹的鉴别。
24.一侧或双侧舌咽神经、迷走神经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可引起唇、腭、舌和声带麻痹或肌肉本身无力,导致吞咽困难及返呛称为真性延髓麻痹。双侧皮质脑干束受损导致吞咽困难及返呛称为假性延髓麻痹,咽反射存在甚至亢进,常伴下颌反射活跃和强哭强笑等。
25.简述Glasgow昏迷评定量表临床意义。
25.国际上常用Glasgow昏迷评定量表评价意识障碍的程度,最高15分(无昏迷),最低3分,分数越低昏迷程度越深。通常8分以上恢复机会较大,7分以下预后不良,3~5分者有潜在死亡危险。
三、论述题
1.肌力分几级?各级的表现?
1.肌力分6级(0~5级)。0级:完全瘫痪,肌肉无收缩;1级:肌肉可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2级:肢体能在床面上移动,但不能抵抗自身重力,即不能抬起;3级:肢体能抵抗重力离开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4级:肢体能做抗阻力动作,但不完全;5级:正常肌力。
2.举出两种最常见的脑膜刺激征,如何检查?
2.①屈颈试验:被动屈颈受限,表现不同程度的颈强直;②Kernig征:患者仰卧,下肢于髋膝关节处屈曲成直角,检査者在膝关节处伸直小腿,如出现疼痛使伸直受限,大、小腿间夹角°为阳性。
3.何为闭目难立征试验?其临床意义?
3.闭目难立征试验又称Romberg征,检查时患者双是足并拢站立,双手向前平伸、闭目闭眼时出现摇摆甚至跌倒,称为Romberg征阳性,提示关节位置觉丧失的深感觉障碍。后索病变时出现感觉性共济失调、睁眼站立稳,闭眼时不稳;小脑或前庭病变时睁眼闭眼均不稳,闭眼更明显。小脑蚓部病变向前后倾倒,小脑半球和前庭病变向患侧倾倒。
4.Babinski征的检查方法和临床意义,其等位征及检查方法。
4.Babinski征是经典的病理反射,提示锥体束受损。检查方法用竹签轻划足底外侧,自足跟向前至小趾根部足掌时转向内侧,阳性反应为趾背屈,可伴其他足趾扇形展开,也称为伸性跖反射。巴宾斯基等位征包括:①Chaddock征:由外踝下方向前划至足背外侧;②2Oppenheim征:用拇指和示指沿胫骨前缘自上向下用力下滑;③Shaeffer征:用手挤压跟腱;④Gordon征:用手挤压腓肠肌;⑤Gonda征:用力下压第4、5足趾,数分钟后突然放松;⑥Pussep征:轻划足背外侧缘。阳性反应均为趾背屈。这些等位征阳性反应的病理意义,临床上一般认为同Babinski征。
贵州白癜风医院白殿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