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张小红,女,出生于年7月26日,年因身体不好,开始遍访名师,修习太极,至年跟随李德印、陈正雷、赵幼斌、孙联英等数位名师学习,年正式拜师张正红大师(兰州交通大学体育部副主任、武术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甘肃省武术协会副秘书长,崆峒武术研究会副会长),因结合众家之长,于年参加太极全能比赛获全能冠军,年参加第四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获太极拳二等奖,年参加中国—东盟武术节获太极拳、太极剑二等奖,年参加华山国际武术交流赛第二名,年第七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一等奖,更多次获得省市级比赛一等奖。
现任静宁县老年大学太极教练,主教太极拳,花样太极剑,太极功夫扇以及太极养生拳,武技精湛,深受学员喜爱。
张正红教授来老年大学指导交流
太极拳堪称中国武术的代表,在华夏的历史长河中发源,在世人的青睐中发展。实达老年大学太极班开设于年3月13日,现已招收中老年学员20余人,报名仍在持续,常年招生,如今,太极拳已经成为一种“健身符号”,强身健体、益寿延年是其发展的主旋律。
练太极拳对身体的四大好处
一、太极拳锻炼能疏通心脑血管,促进新陈代谢
血液循环系统被誉为不知疲倦的“运输线”,每时每刻,它都为人体的新陈代谢,紧张而有序地输送营养,运走废料。近20年来,随着人们工作节奏的加快,精神压力的加大,饮食的失衡,导致心血管病的发病率、死亡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太极拳锻炼通过不同拳势的运动,有效地推动骨骼肌、胸腔、腹腔作周期性的收缩和舒张,促进静脉血液的回流,达到及时补充营养,排除废物,维持身体健康。
二、太极拳锻炼能提高肠胃的消化和吸收功能
生命离不开饮食,没有摄取的生命犹如沙漠上的花朵,枯萎将是唯一的命运。饮食离不开消化,没有消化对饮食中营养的转化,山珍海味也只能是一些无用的废渣。消化是人体吸取各种营养的手段。用正确的保健措施去打造消化器官的健康状态,做好生活中常见的防范,达到食有所选,美味与滋身于一体。打拳时通过腹式呼吸,推动隔肌的升降运动,通过胸腹的折迭运化,带动肠胃蠕动,通过气沉丹田,引起腹腔鼓荡;通过舌抵上颚,促进唾液分泌,提高了消化、吸收和排泄功能。一个人的消化吸收,排泄功能好了,身体也健康了。
三、太极拳锻炼能提高呼吸器官功能,增加氧气的供给
呼吸伴生而来,随死而逝,贯穿人的一生。一个人可数天不食,但不能一刻(15分钟)不呼吸。呼吸系统是人体天然的气体更换站,吸进新鲜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这个过程由呼吸系统来完成。呼吸时人体与接触各种微生物、有害、有毒物质,导致呼吸系统患病,降低了人体气体交换功能,影响身体健康。打太极拳可使人气道畅通,呼吸调匀,具有补气益肺的作用。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活动性肺结核等疾病有康复治疗作用。
四、太极拳锻炼能延缓骨骼和筋肌系统的衰老
人体运动系统由块骨及上百个骨连结和多块骨骼肌组成骨架,在神经系统作用下。骨骼肌产生收缩牵引所附着的骨头进行各种活动。人体才能直立于世,行走于天地间,做出各种各样优美动作。由于它们又是负力的对象,所以运动受伤的几率大大增加。随着年龄增长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等疾病严重影响着中老年人。打太极拳时要求对全身每个骨节都有明显的动作要领,要求伸筋拔骨,节节松开,内气穿行于骨间和筋膜肌健之中,催动筋骨合乎生理的规律的运动。可防骨质疏松,预防中风、风湿、预防畸形驼背,保持挺拔的体形和轻盈稳健的肢体动作。太极拳是最好的全民健身运动,因为它对人不设限,对地不设限,对时不设限,即人人可以练,时时可以练,处处可以练。一人练,一人强,一家练,一家强,一国练,一国强。
练太极拳要达到强身治病的最佳收益
一是要有生命不息,练功不止的恒心,做到晨昏无间,寒暑不断,像吃饭睡觉一样必不可少。
二是把练拳提到热爱、继承、发扬祖国传统文化的高度,不急不懈、循序渐进,知理明法,精益求精。得到的回报是“延年益寿不老春”。
与太极名家合影留念
参加各类比赛留影
联系我们
(李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