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一般认为是腰肌过度疲劳而造成的下背部的疼痛,影像学检查往往未发现异常。真正的腰肌劳损多在1周内恢复,少数可以拖3个月,超过3个月者称为慢性腰肌劳损。慢性劳损性腰背痛又名慢性腰背肌劳损,是临床上常见的疾患之一。从症状上观察,它与胸背或腰骶部纤维织炎完全相似,尽管其发生机转属另一原因,更多见于潮湿、寒冷条件下的工作者,但在临床上常常难以区分,除非依据病史上的特点。作者以为:能区分则区分,因二者在防治上各有侧重;而对无法分别者,则可统称之为“腰肌劳损”。“劳损”一词,系指无明显外伤引起的腰背部疼痛,既往多称为“过劳”。发生在腰部的劳损称为腰劳损;发生在背部者,则称为背部劳损;两者情况同时存在者,则称为腰背部劳损。两者常呈延续状发生,因其发生是逐渐地形成,所以又有慢性腰背部劳损之称。
二、久治不愈的腰肌劳损多数是误诊,真正的病变往往是以下几种:
1、盘源性腰痛
即椎间盘退变所引起腰痛。表现为下腰正中疼痛,定位模糊,久坐加重,卧床减轻。磁共振检查可确诊。治疗方法有臭氧消融、射频消融、椎间盘镜下减压,人工椎间盘置换等。
2、脊神经后支综合征
脊神经的后支被纤维、腱性组织卡压所致。腰部向某方向活动时加重,椎旁有压痛点。腰痛可向下肢放散,但不超过膝关节。医院对此症进行了近30年的研究。所创立的诊断治疗方法曾获得军队和国家科技进步奖。
典型病例:女45岁,腰痛伴左下肢痛10年,CT报告腰椎间盘突出症(30%的正常人CT检查有椎间盘突出)。经验不足的大夫曾计划行内固定手术,总费用5-7万,需住院2周。经病友介绍来我院就诊,查体发现小关节突压痛,放散痛不过膝,乃诊断为脊神经后支综合征,予以针刀松解术,症状完全消失,花费10分钟,60元。随访5年无复发。
3、腰椎峡部裂
腰椎峡部不连所致,患椎关节突压痛。X线双斜位片可发现“狗颈断裂征”而确诊。治疗方法主要是后路融合内固定手术。
4、骨质疏松
下腰痛,活动时加重,腰椎广泛压痛,医生查体和骨密度仪检查可确诊。最常使用三类基本药物:
(1)抑制破骨细胞药如二膦酸盐类的福善美片,固邦片;
(2)钙制剂如葡萄糖酸钙等;
(3)维生素D类,如阿法迪三等。
另外还有雌激素类、降钙素、雷诺酸锶、骨肽、骨瓜提取物和中药制剂等,都有其适用症,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合并压缩骨折的老年患者可采用经皮后突成型或椎体成型治疗,创伤小,效果确切。
5、内脏源性腰痛
肾炎、肾积水、盆腔炎、附件炎等内脏病变都可引起腰部牵涉痛,多与体位关系不大,多伴有相关脏器异常表现,内脏超声、MR、CT检查可确诊。
6、强直性脊柱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多为夜间痛晨起痛。血液化验红细胞沉降率、HlAB27抗体、超敏C反应蛋白等指标往往升高。目前主要靠免疫抑制类药物治疗。
7、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多有渐进性加重、体重减轻等消耗性表现。夜间痛明显。良性肿瘤多呈慢性过程,两者都可能伴随下肢疼痛无力表现。MR、CT、PET可发现。治疗上除化放疗外,介入治疗也逐渐增多。
8、脊柱感染
一般细菌感染往往伴有发热寒战,来势凶猛;结核、布氏杆菌等特异性感染常常呈慢性过程。化验、MR、CT、病灶活检、培养可确诊。往往需要手术清除病灶并使用抗生素。
三、康复治疗与预防
引起腰肌劳损的常见原因很多,劳动中长期过度固定某一种不平衡的姿势是造成慢性腰肌劳损一重要原因,如经常弯腰负重或单肩扛重物等。另外腰部损伤未愈,时间一长局部出现的渗出液便慢慢地形成纤维性变,可以压迫或刺激背神经后支,引起经常性腰痛。再有就是先天性畸形,如单侧的腰椎骶化、横突肥大或腰椎两侧小关节发育的不对称,均可使腰部失去正常的稳定而出现疼痛。本病表现为一侧或两侧疼痛不适,时轻时重,并与气候有一定关系,但腰部的活动功能都无明显障碍,只有一部分人有脊柱侧弯、腰肌痉挛及下肢出现牵引痛等症状。患有本病者要随时注意腰部保暖并减少负重,活动时可紧扎3~4寸宽的自制硬腰带,要经常变换姿势,注意纠正姿势不良。睡木板床,仰卧时腰部可垫枕头,平时还应注意加强腰肌的锻炼活动。
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点滴型白癜风应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