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过往题目
A型题
01
在离体神经-肌实验中,若给予连续刺激,肌肉收缩容易出现疲劳的原因是
A.神经传导的动作单位幅度越来越小
B.神经传导的动作单位频率越来越低
C.神经肌接头处兴奋传递的能力越来越弱
D.肌细胞三联管结构的兴奋-收缩耦联能力越来越弱
02
下列关于微终板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静息状态下,突触前膜也会自发释放ACh量子
B.每个终板膜电位的幅度平均约为0.4mV
C.微终板电位的幅度总是比终板电位小
D.微终板电位是由个别ACh分子引起
03
骨骼肌细胞静息时,阻碍横桥与肌纤蛋白结合的物质是
A.肌球蛋白
B.肌动蛋白
C.原肌球蛋白
D.肌钙蛋白
04
下列关于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纵管将电兴奋传入肌细胞深部
B.肌膜和横管膜L型钙通道激活
C.终池内Ca2+逆浓度差进入胞质
D.Ca2+与肌动蛋白钙结合亚基结合
05
关于骨骼肌收缩机制,以下错误的是
A.引起兴奋-收缩耦联的离子是Ca2+
B.细肌丝向粗肌丝滑行
C.Ca2+与横桥结合
D.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
1、C
该疲劳是一种传递性疲劳,是因为神经-肌接头处神经递质过度释放而耗竭,又未能及时补充所致。
2、D
在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在静息状态下突触前膜可发生每秒1次的ACh量子的自发释放,由一个ACh量子(约个ACh分子,而非个别ACh分子引起的终板膜电位变化,称为微终板膜电位。每个终板膜电位的幅度平均约为0.4mV,可叠加为平均幅度达50mV的终板电位。
3、C
粗肌丝主要由肌球蛋白构成,球形的头部向外伸出,形成横桥。细肌丝由三种蛋白构成,即肌纤蛋白(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原肌凝蛋白)和肌钙蛋白。静息时原肌球蛋白所在的位置恰好能掩盖肌纤蛋白分子上的横桥结合位点。
4、B
兴奋-收缩耦联基本过程的第一步就是肌膜上的动作电位沿肌膜和横管膜传播,同时激活横管膜和肌膜上的L型钙通道,故B为正确选项。负责将兴奋传入肌细胞深部的是横管,并非纵管,故A错误;终末池内的Ca2+在兴奋过程中是顺浓度差进入胞质的,C错误;Ca2+在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中是与肌钙蛋白中的亚单位,即肌钙蛋白C相结合,并非与肌动蛋白钙结合亚基相结合,D错误。
5、C
在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中,当胞质中Ca2+浓度升高时,Ca2+通过与肌钙蛋白结合而使原肌球蛋白发生位移,暴露出肌动蛋白上的横桥结合位点,横桥立即与肌动蛋白结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