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腰劳损
慢性腰劳损是指没有明显外伤史的腰部慢性软组织损伤,包括腰肌劳损、腰背筋膜劳损、棘上和棘间韧带劳损、髂腰韧带劳损、腰骶劳损、骶髂关节劳损等。好发于青壮年,以劳动者、运动员和演员最为多见。因其症复杂,缠绵不愈,常给患者工作、生活带来影响,故应以预防为主,早期诊断、正确治疗。本病一般属中医学“腰痛”范畴。
[病因病理]
1.病因
①主要在体位不正下长时间弯腰工作或经常持续负重,或腰部单一动作活动过度时,易发生腰部肌肉、筋膜或脊柱关节的慢性积累性劳损。②素来体质虚弱;腰骶部有先天性结构变异;脊柱有畸形或肥胖少动者,常在体位不正或活动时,因筋骨不健,肌力不平衡,易造成腰脊柱和筋肉劳损。③急性腰部软组织损伤,因诊治失当、迁延日久或反复伤损,成为旧伤宿疾,不能使受损组织正常修复而发生肌肉筋膜粘连、变性等改变。
2.病理
早期主要为受损关节、筋膜、肌肉、韧带的充血、水肿、渗出等损伤性炎症病理改变。后期病变局部则出现增生、纤维变性、瘢痕粘连、挛缩等改变。
[诊断要点]
1.症状
患者一侧或两侧腰部酸胀疼痛或绵绵隐痛,痛有定处,时重时轻,劳累时加重,适当活动或休息后减轻。其痛多与天气变化有关,受风冷刺激可使症状加剧。弯腰工作困难,弯腰稍久疼痛即加重。
2.体征
腰屈伸、转侧活动多有不利或受限,可见脊柱平直、侧弯或强直。属肌肉、筋膜劳损,多一侧或两侧腰肌板硬不舒,弯腰时常以屈髋代偿。在腰臀筋膜区、骶骨加髂嵴的骶棘肌附着处、腰3-5棘突或棘突旁等部位常有压痛。在压痛区可触到压痛敏锐的结节、硬块和条索状病变组织。腰脊关节劳损,压痛点多在腰骶关节、棘突旁后关节、骶髂关节等部位,伸腰、旋转活动疼痛多加重。棘上、棘间韧带劳损,压痛点在棘突上或棘突间隙,局部多钝厚,或呈条索状,腰过伸或过屈时疼痛,久坐、久立痛甚。髂腰韧带劳损,在第四、第五腰椎外侧缘和髂骨嵴之间的髂腰角处有深在性压痛。腰肋韧带劳损,在第五腰椎横突外侧缘髂嵴处或12肋下缘、第一腰椎横突外侧有压痛。
3.辅助检查
X线片显示多数腰椎正侧位基本正常,常常有椎体边缘变钝或增生,隐裂,移位锥等现象;脊柱侧凸可为病因,导致腰肌痉挛,小关节失稳最易致腰肌劳损,应拍过伸及过屈位片对照,椎管造影只有在怀疑椎管内肿瘤时才做。
4.鉴别
注意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骨质增生症、风湿性肌筋膜炎、腰椎椎管狭窄症、内脏疾病反射性腰痛等相鉴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